信息中心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

首页 > 信息中心 > beat365中国在线体育 > 正文

汾院的核酸采样志愿者

发布时间:2022-06-21阅读数:

这支65人的志愿者队伍,执行着全校近8000人的核酸采样任务


双手消毒、取出棉签、擦拭咽喉、拔掉棉签尾部手接触部位,将咽拭子标本放置于采样管。这样的动作他们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回。他们是烈日下全副武装的“大白”,他们的脸庞在水雾弥漫的防护面罩下视线模糊,他们的双手紧攥棉签……他们是65名来自学校各部门志愿者组成的一支核酸采样队伍,承接了近8000名在校师生的日常核酸采样任务。

你可能总是经过、总是看到,但来去匆匆的一分钟不足以让你记住他们的面貌与姓名,不足以让你窥探他们的疲倦和辛酸……



一支过硬的核酸检测队伍

从2022年新学期一开始,为响应山西省疫情防控要求,校医室和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开展了汾阳学院师生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因地域限制,起初是核酸条码打印,校医室刘寅娟同志带领十多位学生志愿者在汾阳医院体检科打印核酸条码,“只要医院的打印机不坏,我们就一直打印”,为了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他们每天加班加点,晚上十点多还在进行条码打印。



后来是安排校内志愿者的核酸检测任务。因种种原因,汾阳医院的核酸检测人员难以派出,从5月5日起学校立即抽调各系部组成核酸检测队伍,先后有65名志愿者参与了核酸检测工作。65名志愿者中,有系部的副主任,有50多岁的研究生导师,也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们……

“我正在给后面几天的全员大筛查安排医护人员,给他们排班我都觉得内疚。”校医室主任韩林梅负责全院核酸采集工作总调度,说起采样队的高强度值班任务,不禁心中一酸,从5月5日起,为完成学校每天抽检学生20%、教职员工两天一次的核酸检测任务,每周从一到五,甚至有时候周六日也要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每天2小时的核酸采集任务,4-12条通道。近期,正值学生放假,有时候一组核酸采集人员采集近900人,工作强度很大。每次核酸采集完成,志愿者们都腰酸背痛,筋疲力尽。临近学期期末,学校的教学任务也重,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他们还得根据安排每天准时出现在核酸检测点,顶着炎热酷暑进行核酸检测工作。从开学至今,我们共计完成了160615人次的核酸检测,700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正是有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圆满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我们希望能够把检测工作做到最规范”

“学校投入这么多人力、物力、精力来保障师生的核酸检测,我们希望能够把检测工作做到最规范,希望一旦出现阳性病例能够尽早筛查出来,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韩林梅主任说,实际上,从定核酸采集点到每一场核酸检测的开展,都有校医室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与用心服务。每每接到新的大规模筛查任务,韩林梅等管理人员就根据各场地的承接能力、所处地段和人流高峰时段,提前安排采集点的人员班次和人数,清点准备所需物资。不仅中途要巡查采样人员操作是否规范,要处理突发情况,还要在采样时间结束后做好核酸标本交接工作和清理医疗垃圾等收尾工作。一天下来,这一方小小的场地,管理人员能走上2万步。

每天2小时的核酸采样工作结束后,校医室的两名同志都会再次讨论研究,改进当天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师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今天核酸采集安排的时间应该往后再推一下,最近天气太热,推迟半个小时能避免工作人员和排队师生中暑”“要及时同学生处、人事处保持沟通要适当延长时间,保障师生做完”……


undefined



感动的时刻、感人的故事太多了”

面对高强度的防疫任务,采样医护人员依然保持着一份笑对困难的乐观与顽强。炎炎夏日,脱下防护服,采样人员浑身衣物几乎湿透,大家一边脱掉防护装备,一边笑着交流今天的乐事。有时工作强度大,结束采样工作后,医护人员累得都不想说话。



核酸扫码人员赵成瑞老师是个典型的代表,她年龄较大,要代课,同时还是科技中心研究生管理办公室主任。遇到核酸采集有课的时候总是提前调课,还经常向核酸采集总调度韩林梅主动请战:“要是人员调不过来只要我有时间就可以排我”。在面对抗原检测复杂疑难问题,需要复测抗体核酸时,核酸检测人员韩文萍和于波老师随叫随到,不抱怨、不推诿,迎难而上,全副武装,圆满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在全员核酸人员安排很紧张的时候,基础医学部的武莉老师、临床医学系的王君老师主动请缨,自觉加入到核酸检测的志愿者队伍中来……





疫情来袭,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学校疫情防控办的统一部署下,在后勤保障处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白衣战士们争先恐后奔赴“战场”,坚守着这份责任。他们怀揣着心中的信仰,无私奉献着自己。因为全体医护工作者坚信:我们在一起,一定能打赢这一仗!


来源:后勤保障处

资料:韩林梅、刘寅娟、董文慧(62003班)、张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