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防灾减灾日
标识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历史及主题
2009年5月12日是国家首个“防灾减灾日”。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2010年的主题是:“减灾从社区做起”。“减灾从社区做起”的意义:防灾减灾离不开群众参与。将2010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定为“减灾从社区做起”,意义即在于此。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减灾从社区做起,以社区为平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基层减灾资源,落实各项减灾措施,增强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在这方面,也是地震多发国家的日本,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11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关键是要调动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动员每个公民关注身边的各类灾害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2012年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关键是要调动师生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市(区)教育局、各高校、厅属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班(团、队)会、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载体,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开设专题专栏等途径,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工作,动员每名师生关注身边的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要倡导和组织师生开展“四个一”活动(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或者听一堂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分享一次避险经历、开展一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2013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国家减灾委要求各地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基地、重特大自然灾害遗址和有关纪念馆、体验馆的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通过组织“体验式、参与式”防灾减灾活动,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农民工、工矿企业职工等普及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201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城镇化与减灾”,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2016年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全国防灾减灾日历年主题
2010年主题:减灾从社区做起
2011年主题: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2012年主题: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013年主题: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2014年主题:城镇化与减灾
2015年主题: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
2016年主题:减少灾害风险 建设安全城市
2017年主题: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2017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